当前位置:
首页 > 历史 > 老皇帝为啥总选并不聪明的那个当太子?

老皇帝为啥总选并不聪明的那个当太子?

你我常人,很难理解历史中的一个现象:在太平时代,登基的那个新皇帝,在他的兄弟们中,往往并不是最杰出的那个人,甚至很平庸。

那老皇帝与宰相们是傻子吗?为什么不立最贤能的那个皇子当太子去接班?

1、

看《资治通鉴第·齐纪第六》,公元496年六月,北魏孝文帝废皇后冯氏。

为什么废皇后?

孝文帝是奶奶冯太后确立的帝位,冯太后是历史上著名的强势太后。为了富贵娘家人,把哥哥冯熙的两个女儿嫁给嫡孙子(非亲生)孝文帝当了妃子,这两个女孩呢,一个早死,一个后来受到宠幸,但旋即病重,出家为尼养病去了。

等冯太后去世,孝文帝追思奶奶,又娶了冯熙的小女儿当皇后。这时,出家为尼的那位冯熙大女儿病好了,孝文帝又把她迎回了宫中拜左昭仪。冯熙大女儿觉得自己年龄长、入宫早,不服妹妹这个皇后,不行臣妾之礼。冯熙小女儿很生气。冯熙大女儿给就皇帝进谗言诬陷,结果孝文帝废了冯熙小女儿。

她俩是亲姐妹,一个是亲姐姐,一个是亲妹妹。

亲生的姐妹,为了皇后与次皇后的地位差异,都能闹成了这样。更何况皇帝的位置。

2、

历史上的老生常谈:废长立幼,废长立贤,长幼之争,长贤之争。

汉高祖在长子汉惠帝与小儿子刘如意之间摇摆,汉高祖死后,刘如意母子惨死;

曹操在长子曹丕与小儿子曹植之间动摇,曹操死后,曹植险些不保;

孙权则惨得多,大聪明地放任太子与鲁王各自开府竞争,结果权贵们不得不选边站队,死了一大批良臣名将,孙权不得不废了太子,逼死小儿子鲁王;

汉武帝依旧惨,晚年在太子与刘弗陵之间摇摆,逼得太子造反,京城打仗,血流成河;

唐太宗李世民,在太子与小儿子魏王之间摇摆,太子造反失败被贬谪,小儿子魏王亦是;

明成祖朱棣,在太子与小儿子汉王之间摇摆,小儿子汉王矢志不移,连续几代人想造反。

……

这几个皇帝父亲,汉高祖、汉武帝、魏武帝、唐太宗、明成祖……哪一个不是明君、雄主?

可一旦开启废长立幼的主意,下场就是一场大动luan。

3、

所以,立嫡长子不是一个最好的办法,但它一定不是最坏的办法。

在国史的发展中,当人们都认同这一原则的合理性,再赋予其合法性。这就形成了一种基础伦理与价值观,具备神圣性。

于是,在周礼确定之后,大多数王朝的发展中,嫡长子的储君地位早早确立,下一代的天下有主儿了,就杜绝了其它皇子的觊觎之心,避免了来自最上层的大撕裂。而太子太傅这类重臣的保驾护航,以及随之而来的大臣们的站队拥护,更是在实力层面将其他皇子远远甩开,太子与其他皇子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存在了。

接班人问题,从来是皇权中的第一难题。稍有不慎,就会有惨烈下场。最典型的就比如二皇子李世民弑杀太子,制造的玄武门之变。原因无它,就是二皇子李世民有实力。

你还别觉得这事远在天边,即使是现在,多子女又多产的家庭,避免不了会遇到这个问题:嫡长子觉得自己该接班,聪明儿子觉得该是自己,孝顺孩子也觉得该是自己,最被宠爱的孩子也觉得该是自己。

4、

皇帝经常会有好几个儿子,甚至几十个儿子。嫡长子是最优秀的那个,其实概率很低。

所以,太子往往并不是兄弟们中最优秀的那一个。

这也就是文头,我们提出的那个疑问:为什么在太平时代,登基的那个新皇帝,在他的兄弟们中,往往并不是最杰出的那个人,甚至很平庸,比如西晋惠帝。

当太子位置确定后,太子与其他皇子之间的竞争风险大多会消失,演变成太子dang对皇权的威胁。所以历代帝王往往对太子会十分警惕。历史上太子弑杀君父篡位的事件并不鲜见,最典型的比如刘宋文帝的太子刘劭。

太子可以平庸,但只要没有天怒人怨的大恶,就没有换他的法理性。

老皇帝想换下嫡长子,都会受到耿忠大臣的激烈反对。而这些讲礼制、有信念的死脑筋大臣恰恰帝国最稳定的一支力量。所以即使是汉高祖、唐太宗、明成祖、康熙帝这样的雄主想换太子,几乎都办不到。

你想想这个心态,其实老皇帝也很无奈很心酸,他们往往觉得太子太过仁和,与自己不相似,想换一个更聪明更英武的接班人,但自己居然当不了家。

当这一层道理能看明白后,我们会对世间的一些现象有更清晰的了解:

皇帝(大领导、大老板)并不是最杰出的那位,甚至往往并不是很聪明。选中他,是因为这个局中,他是最能稳定基础伦理与各方面势力的人。

为什么要隔代选定接班人?因为要提前十年,给储君与重臣们磨合的时间。

……等等

5、

我们的历史太漫长,经验太丰富。

如果有一个老规矩,看起来莫名其妙,最好你别动它。

先听老人讲讲其历史渊源,再听智者分析揣测其中的理路。

公众号:禹州千草堂